12月3日,“我們的太空”公眾號發布《艱難爬坡!玉兔迎來月背最大坡度 “玉兔二號駕駛日記”(28)》,介紹了玉兔二號月球車在2021年10月29日下午,如期開始了它第36個月晝的探險之旅(注:月球上一晝夜約等于地球上28天,一個月晝約為14天)。
在這趟旅程中,玉兔二號駛出撞擊坑包圍的復雜地形,并且翻過了有史以來最大的陡坡。抵達新的休眠點后,玉兔二號對周圍的天際線實施了環拍,而將環拍圖片放大,發現北側天際線處一個突兀的立方體物體像一個“神秘小屋”。
經過測量,“神秘小屋”距離當下位置約80米,玉兔二號將前往“神秘小屋”一探究竟,預計經過兩到三個月晝的行駛就可以到達目的地。
有微博網友就“腦洞大開”地說:“上面寫著三個大字——廣寒宮。”玉兔二號發現“神秘小屋”,也讓國外網友感到驚奇,不僅在推特上引發了許多人的關注興趣,一些“神秘事物愛好者社群”也在期待這是一個“特別”的奇妙物體。
據“我們的太空”公眾號介紹,在第36個月晝開始后,玉兔二號迎來的第一個挑戰就是復雜的地形:東側大型撞擊坑密布,形成了C型包圍;西北方則是隆起坡度高達10°的群嶺搭配兩個撞擊坑,它們將玉兔二號牢牢地限制在“夾縫”中。
盡管沿著正北偏東方向(紅色虛線所示)似乎有突圍的希望,但玉兔二號也對后續路線略感擔憂。從等高線圖看,東北方向等高線雖然相對稀疏,但在視野盡頭處又隱隱有閉合之勢,也許仍會是一片陡峭地形。最終,玉兔二號選擇進行了一次“爬坡挑戰”,停在了月午點。
此時,月午點的感知圖像顯示,玉兔二號走到了一處三面環坡的位置,無論從哪個方向移動,都有可能遭遇車體溜坡、面對兩個大型撞擊坑攔截、坡脊后的地形暫不明確以及陡峭坡度致使無法完成休眠等風險。
通過月面態勢圖對照分析,發現正北方三個撞擊坑的中間正好還存在著一片未知的區域,北上爬坡后,玉兔二號終于突破重圍,抵達休眠點。
此后,玉兔二號在落月后首次抬頭環視四周,對周圍的天際線實施了環拍,并將環拍圖片放大,一格一格慢慢欣賞。突然,北側天際線處一個突兀的立方體引起了玉兔二號的注意,這個物體刺破了天際線的蜿蜒,仿佛憑空出現的“神秘小屋”,旁邊橫亙著一個大型“幼年”撞擊坑,那會是外星人迫降后建起的家嗎?還是前人探月的先驅航天器?
玉兔二號一邊將這個發現告訴地球上的科學家們,一邊迫不及待地前往那里一探究竟。經過測量,天邊的“神秘小屋”距離當下位置約80米,預計經過兩到三個月晝的跋涉就可到達目的地。
對于玉兔二號的這一發現,微博網友“腦洞大開”,許多人都聯想起了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位于月亮的宮殿——廣寒宮。
凡注有"環球傳媒網"或電頭為"環球傳媒網"的稿件,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;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"環球傳媒網",并保留"環球傳媒網"的電頭。